《瘋狂場景─莎士比亞悲劇簡餐》以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李爾王》、《哈姆雷特》、《奧賽羅》、《馬克白》為改編藍本,擷取各劇本中的經典瘋狂場景重新拼貼詮釋,如李爾王在荒野瘋狂以終;奧菲莉亞投水自盡;馬克白夫人崩潰夢遊及奧賽羅喪失理性殺妻等,讓觀眾在100分鐘的演出裡覽盡莎翁筆下四大悲劇的精華片段,也企圖藉之探討「瘋狂即是智慧」的莎氏哲學。

以四大悲劇的瘋狂場景為題,架構出相互交織呼應的舞台交響詩!

導演魏瑛娟表示,新作取名來自於世界知名女高音卡拉絲的專輯《瘋狂場景》〈MadScenes〉,卡拉絲以高亢的嗓音詮釋了《哈姆雷特》裡因失戀而瀕臨瘋狂的奧菲麗亞張力十足,讓她驚艷的同時也興起執導莎劇的念頭。雖然近幾年魏瑛娟的劇場作品以探索動作語彙為主要美學途徑,但魏瑛娟認為做劇場終究要與大師面對面,而莎劇中字字珠璣的格言、或者不斷被人傳誦的哲語以及劇本中所處理的深刻人性與莎士比亞本身的人文主義思想,遂成了她回歸文本的第一選擇,因此《瘋狂場景》對現階段的她而言彷彿水到渠成。 

導演莎劇永遠沒有標準答案,當代劇場大師彼得?布魯克便不斷以新的舞台手法和表現形式來展示他所觀察到莎劇的不同面向。魏瑛娟這回將四大悲劇濃縮是一項浩大的工程,更是國內首見的一大創舉,她試圖以瘋狂為統一主題,不管角色是真瘋裝瘋,四個悲劇的瘋狂場景在經過剪裁拼貼後,相互交織呼應,「野心與忌妒」、「謀殺」、「瘋狂」與「死亡」等命題架設出文本結構,形成所謂的莎士比亞悲劇舞台交響詩。

瘋狂是人性的一面鏡子,映照出不被社會認同的慾望。

在莎士比亞筆下,他其實不斷透過瘋癲的人物角色吐露真理,實踐「瘋狂即是智慧」的獨到見解。對莎翁來說,如果人是小宇宙,自然就是大宇宙。當人與自然無法取得和諧平衡,內在的暴亂就會發生;魏瑛娟則覺得瘋狂是人性的另一面鏡子,它映照出人真正底層不被社會認可的欲望,所以以突梯的方式或病症被呈現。整個作品企圖質疑的是什麼是理性?什麼是瘋狂?我們所被教導的一切合乎理性的行為都是正確的嗎?社會的重重理性規範是否會讓人失去活力或創造力?

打破舞台幻覺,在虛與實、角色扮演與現實人生之間清醒穿梭。

在表演美學上,魏瑛娟特別逆向操作,破除一般人對瘋子的刻板喧嚷、歇斯底里的印象,反而營造出內斂而安靜的基調;文字是導演特別著力的地方,不僅在翻譯上也在演員的唸白上,有別以往的是魏瑛娟不刻意去編排動作,演員先從文字唸白與角色詮釋出發,讓動作跟著角色自然發展出來。此外,在戲中魏瑛娟特別著墨於劇場與現實人生的虛與實,所有角色包括哈姆雷特、李爾王、馬克白及夫人、奧塞羅等均由演員輪番串演,除了可以相互呼應、辯證,讓表演層次多一些想像空間外,演員從最瘋狂、絕望、悲痛處回到現實,在腳色間清醒穿梭,甚至變換腳色時在舞台上觀眾面前直接換裝,刻意打破幻覺,迥異於一般的莎劇搬演製造寫實幻覺。

   在視覺和聽覺的部分,魏瑛娟強調每一項劇場元素幾乎平行進行,沒有誰是幫襯,都是表演的主角,與演員一樣重要。舞台設計王孟超讓景觀也成為表演的一部分,設計概念則是拆解的,將刻意要營造幻覺的元素比如翼幕、鏡框的使用等都撤離。服裝設計李大齊將極現代與極古典並置,製造某種突梯氣味又不失美感與流行。音樂設計陳建騏則是直接被擺放在舞台上現場演奏,以現代且極限的音樂並結合人聲讓演出既古典又前衛。





編    劇:魏瑛娟
導    演:魏瑛娟 

演出時間:91年12月19-21日(4場)
演出地點:新舞臺 
觀賞人次:2500人
製作人:周慧玲、林靜芸
演員: 阮文萍、徐堰鈴、劉守曜、Fa、馬照琪、周蓉詩、柳春春阿忠
舞台設計: 王孟超 

音樂設計: 陳建騏 服裝設計: 李大齊 
燈光設計: 程遠慧 化妝造型: 賴宣吾 
平面統籌: 林馨怡 平面設計: 戴翌庭 
平面攝影: 林立俊

攝影/林立俊、林勝發




引用自:http://cs.xxking.com/ipages/crazy.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yion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